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侵占孩子玩的时间,恰恰是一种揠苗助长、南辕北辙的行为。伟大的教育家、儿童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游戏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游戏中允许儿童自由探索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是有效的推动儿童认知发展的途径;游戏可以推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想象性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儿童不仅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取得成就感,培养勇敢、乐观与自信的心理;游戏还可以解决儿童情绪上的一些问题,在儿童心理中就有专门的“游戏疗法”。
因而,要使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必须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力,使游戏真正成为学前儿童的基础活动。对父母来说,在保证性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对孩子的游戏活动横加干涉,要让孩子获得充分的游戏自由。当然,游戏也不是无目的、无形式、无要求的乱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品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