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美国工业设计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工业设计是一项专门的服务性工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而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外形、功能和使用价值进行优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Industrial design”不应直译为“工业设计”,在日本、韩国都翻译为“产业设计”。可能由于这样理解比较、深入,因此工业设计在日本、韩国发展的比较顺利。
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急剧变化,新的社会服务形态也正在生成。在这种未来“国际战略布局”和“社会形态”的背景下,应将设计理解为设计新产业的“产业设计”(design industry),以“分享型服务设计”的创新理念迎接“分享型服务经济”社会创新的挑战。
产品的实用性、美和环境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使它们得到协调和统一,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将发展工业设计上升到国家战略予以重点扶持。以宝马、奔驰、苹果、索尼、三星为代表的世界知名企业及其主要产品是工业设计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迅速,全国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已超过1200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
魏玛时期
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德绍时期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 MIES VAN DE ROHE)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柏林时期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