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玉蜗牛养殖孵化
用一个塑料盒,盒内装细沙。细沙要有一定湿度。取一半干沙子加水拌湿,以不滴水为易,再加另一半干沙子扑匀。以沙子表面有湿气合适。将刚产出的卵埋在沙中,堆卵的厚度不超过2厘米,上面覆盖的细沙的厚度不超过l厘米。然后用大塑料袋包好,保持湿度,适时通风。如湿度变小,可在塑料袋中加水,不易直接向沙子上加水。温度是28℃时5天即可孵化出蜗牛,温度是24℃时10天即可孵化出蜗牛。
命较短。蜗牛的寿命一般在5~6年。在不适的生活条件下,会加速蜗牛的死亡,缩短蜗牛的寿命。
蜗牛是一种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都很高的陆生类软体动物,其食用和药用历史已经有二千多年。在国外,蜗牛是世界七种走俏野味之一,列国际上四大名菜(蜗牛、鲍鱼、干贝、鱼翅)之首。在法国有"法式大菜"之誉,在欧美等国的圣诞节中,几乎到了没有蜗牛不过节的地步。近年,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悄悄兴起食蜗牛热,每逢节假日,市场上的蜗牛都会脱销。小平同志生前曾品尝过蜗牛菜,他称赞说:"蜗牛菜弥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要很好地发展。"。
在白玉蜗牛还没有诞生之前,许多国家都以饲养褐云玛瑙蜗牛为主,因为它繁殖快、抗病能力强、易饲养,而且营养成分又丰富。自从白玉蜗牛被选育出来后,由于它不仅具有褐云玛瑙蜗牛的一切优点,而且色泽鲜美如玉,因此,许多国家都予以进口。于是,白玉蜗牛便风靡于全世界。
中国白玉蜗牛的发展,加速了白玉蜗牛的养殖与开发。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于众多的专家与学者的共同努力,不仅摸清了白玉蜗牛生活习性与繁殖规律,而且化验了白玉蜗牛的营养成分,并根据它的营养价值开发了一系列的蜗牛产品并出口到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因此,蜗牛的养殖与开发利用,既可说是传统的古老项目,也可以说是新型的高科技项目。
国外对蜗牛的研究比我国晚一些,大约在18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一些国家的学者才开始研究,但是发展和利用却先于我国。近几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的资源,加速发展蜗牛养殖业、加工业,并使之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项目。
蜗牛的营养成份非常丰富,蜗牛肉中的蛋白质、香豆精、生物碱、有机酸等元素都比甲鱼、猪肉和一切蛋类食品中的含量还要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居世界动物之首。它的绝大部分生化指标都大大高于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保健食品的螺旋藻。蜗牛身上的高蛋白、高钙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对人类健康很有好处,其体内有20多种氨基酸和30多种酶素,都是人为需要而从其它食物中又难以摄取的。从蜗牛蛋白腺中提取出的凝集素对血液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每一克凝集素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格,所以蜗牛素有"软黄金"之称。
此外,从蜗牛中提取的蜗牛酶还是医学界、生物界、纺织业、化妆品业及酿酵业等许多行业的重要工艺原料。因此,养殖蜗牛的商业价值是十分可观的。
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白玉蜗牛是投资省成本低,技术简单管理容易,销售日趋红火的一种特种养殖业。可是,有不少从未养过蜗牛的新养殖户却养不好蜗牛,有的种蜗牛刚买回家就繁殖不出小蜗牛,有的小蜗牛刚一出壳没开食就死掉了。更多的是,小蜗牛繁殖还算顺利,数量增加也很快,但就是生长慢,本来养四五个月就可以长大出售,他们却养七八个月甚至一年多也不能卖。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一:种源来源不明,买病蜗牛做种。较多的养殖户是从蜗牛经销商处引种,经销商在收购蜗牛时因为是挨家收购,在收购过程中不慎收到带病的蜗牛,造成感染。因为一些带有病菌的蜗牛在成品蜗牛收购时不太容易看的出来。即使是刚刚才发病的蜗牛,一旦与做种的健康蜗牛接触,即迅速引起感染。目前,蜗牛在防病防疫方面还没有什么药。因此,养殖户在购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有病的蜗牛买回家。直接向没有发病的养殖场户购买,买时先看一看他的场子里面所养蜗牛生长发育好不好,他自己留的种蜗牛生不生蛋,刚出生的幼蜗牛吃食旺不旺, 小蜗牛个体是否稚嫩活泼。总之谨慎为上。
二: “学习取经”,引狼入室。不少养殖户引种前后到处“考察”,频繁出入于其它的养殖户人家参观了解,进入其饲养室内观看,甚至还用手打开棚舍门,抓出蜗牛来端看,更有甚者捉几只讨回家“研究”,无意之中把有病的“瘟神”请回了家。结果蜗牛未养,病已“缠身”。到买种时明明供种单位卖给他的种蜗牛很健康壮硕,但他购回家后没养几天就开始缩壳拒食,种蜗牛半死半活,所产之卵孵化出来即整箱发红死去。不管换购多少健康种苗,均都会感染病菌而无法养好,损失惨重。所以凡打算养殖蜗牛的人们,不能随便去不知底细的养殖场参观,以免把病菌带回家;同时也不能让接触过蜗牛的外人,特别是蜗牛贩子进入你的饲养室观看。隔离工作是重中之重。
三:忽视特性,管理粗放。蜗牛只需喂食一次,幼蜗牛饲养阶段可两天或三天喂一次,尤其省工省料,许多养殖户就造成了错觉,以为养蜗牛比养其它动物省力多了。除了按常规投喂饲料外,往往对温度湿度还比较注意,而对至关重要的放养密度却大多忽略掉了。在顺当的情况下,蜗牛繁殖起来很快,许多养殖户饲养棚室小,或者田地少,蜗牛蛋多了又舍不得扔掉,生下来不管有多少都一窝脑儿一起养着,结果养来养去就是不肯长大。其实在小蜗牛出壳后十多天至十几二十多克大小这个阶段应该按几何级数分箱三四次进行分养;成蜗牛达到一定体重能出售即出售,腾出空间让余下的稍小的蜗牛生长,这样能免除蜗牛因长期拥挤而造成只吃不长。大多数养殖户前一年都挣不到钱,主要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不是饲料不足或蛋白质之类营养不够,而是密度过高,饲养周期太长。这一点类似于养蚕,也要讲究“放稀吃饱”。又不同于养蚕,蚕昼时到了尽管由于蚕室面积放养密度过高,造成蚕体弱小,但还能按时蜕皮上山结茧,造成的后果是结出的茧子小而薄,其影响只是产量少价格低,对饲养周期关系不大。而蜗牛是按个体重量大小为出售规格的,密度高了明显地延长了饲养时间,还因为小而卖不出去。一般来说室内立体养殖成蜗牛每平方米三百五十只、室外大田每亩三万只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四:土质不好,水土不服。在一些山区海边,土壤瘠薄、盐碱酸性,缺少有机质和矿物质,用这些土壤来养蜗牛,种蜗牛不生蛋,成蜗牛不长壳和肉。这些地区从未养过蜗牛的人们,盲目轻信广告宣传,以为只要买了种,就可以养蜗牛。殊不知蜗牛讲究的是水土。在气侯土质都比较好的地区,土质肥沃疏松,气侯潮湿温和,适宜蜗牛生长。如果经常换换土(指冷天室内养殖),在土中加一点石灰粉之类钙质,换土的当天不用喂食,蜗牛很喜欢吃肥沃的土壤,吸收土壤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还能够促进它的快速生长。如果种蜗牛不生蛋,也要多换土以改善它的营养和环境,促使它生蛋。大田放养尽量选择肥沃湿润的田块。在土质条件不太好的新发展地区,请有蜗牛养殖经验的人来帮助看一下,制订出调节改善土质环境的方案,以避免刚开始养就遭受挫折。一些出版物上提倡“无土养殖”,称不用放土仅垫些棉布海绵之类就可以轻松地饲养,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笔者多年前就搞过这一类试验,跟对照差距太大了。我用制羊毛衫的厚坯布,其保湿性也很好,代替泥土铺在温室棚舍里面养殖,结果一个多月后,在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照(泥土组)生长迅速按时出售,而试验组吃了同样的饲料却没有增加多少体重。原因还是土壤的养份无可替代。尽管当时我还在另一试验组饲料里增加了多种微量元素添加剂进行补充,其生长速度还是无法与CK(对照)相比。
五:少喂石灰,补钙不够。远离城镇的农村里没有房屋拆迁,搞不到墙上拆下来的陈年老石灰,新鲜石灰又不能用,因此不喂或少喂石灰,致使蜗牛补钙不足,生长缓慢,壳薄、发僵,种蜗牛不生蛋。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解决办法是要不可中断定期补钙,在幼蜗牛吃食一个月后,开始每隔四五天至一星期用旧墙上拆下来的老石灰(碳酸钙,质较好,易吸收)、或石灰石粉(也是碳酸钙,较差,不易消化吸收)、蛋壳粉、贝壳粉等添食一次,方法是把这些材料磨成粉,再取二倍左右的细松泥,一起拌匀,用水喷潮,在傍晚象往常喂其它饲料一样撒喂给蜗牛吃,喂了石灰泥后当天无须再喂其它饲料。要特别强调的是,刚买来或刚化不久的新鲜石灰不能喂给它吃,必须要让石灰从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通俗地讲也就是鲜石灰变成了陈石灰才能喂给蜗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