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和酿造工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仅让茅台酒成为广受好评的酒中名品,更让茅台酒跟我国近代政治、外交等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因此,为了能够揭开不为人知的茅台,人民网的记者曾专门到访茅台酒厂内部,想要为外界揭开这个国宾宴会常客的真实面纱。
正是因为这次的采访,才让外界见识到了15年前茅台生产车间原貌,从武警站岗把守的情况来看,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是何等的神秘。
如果要追溯茅台酒跟新中国发生连接的契机是1935年的3月,我党在遵义会议之后四渡赤水,那个时候的工农红军在成功摆脱国民党的追击后途径茅台镇。当时,在茅台镇的大山中他们发现用喇叭形土罐封存的茅台酒。
由于长征途中战士们身体多有不适,缺医少药。于是大家便纷纷用酒擦拭脚伤、腹泻或者通过适当饮酒的方式舒经活络。唯有周总理知道,这种酒是茅台镇的名产,曾经还参加过巴拿马博览会,极为名贵。
茅台酒以本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发酵七次)、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初是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有装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后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民国四年(1915年)以后,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后,才改为白色陶瓷瓶和人们见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实大方。
中国白酒是世界的蒸馏酒,据考证,是以发酵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果酒或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陈年白酒经过岁月的沉积脂类型气味更加突出,开瓶即香溢四方。 醇类经过陈酿刺激的感觉逐渐变淡,使得其入口顺滑。
中国酒的历史和发展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新石器时代中期。大汶口和仰韶文化遗址均有酒器出土。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蒸馏酒技术是在8-9世界由阿拉伯人发明的。中国的蒸馏白酒可能是元朝时期由被蒙古人征服的中亚波斯地区传入并普及开的,和朝鲜半岛的烧酒一样。日本烧酒是同时期由朝鲜半岛以及和中国关系密切的琉球传入的。 也有说法认为唐朝时已经有蒸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