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成丰年间起,装茅台酒的酒瓶就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了。这种坛子现在市场上都有,按不同量设计的大小,有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
装茅台酒的酒瓶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在1915年以后,就又改革,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新中国成立后,用了一段时间的白色陶瓷瓶,但那时候成本太高了以及运输中经常渗漏。
此后,茅台酒迎来了鼎盛时期,不仅走出了贵州深山,成为唐宋时期的宫廷贡酒,还经由南丝绸之路,远销海外。而茅台酒发展的真正顶峰是在清朝时期。
那时候的茅台镇已经成为酿酒圣地,茅台酒开始出现了很多种类,比如茅台春、茅台烧春和同沙茅台等。到了清康熙年间,"偈盛烧房"将他们生产的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不仅如此,茅台酒厂的内部都不允许拍照,酒厂工作人员也需要经过了政审才能够参与生产工作,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便会被当场开除。除了酿酒都是纯手工,直到2000年左右,茅台酒的包装也是采用人海战术,纯手工包装,可见茅台酒生产过程的严苛。
不开瓶,辨真伪,是鉴定收藏老酒必须具备的功夫。总的来说,鉴藏老酒是一件很“文化”的事情,喝也是文化,藏也是文化。老酒的品相保真鉴定“四看一品”,就像是给病人时的“望闻问切”,综合分析和判断出白酒的品质。要强调保真是,在此基础上定品质、定价值就不难了。看封口封口是否出现破败不堪、爆裂无形、看密封完好无损还是有松动的现象、有无人为做旧的痕迹。看容量老酒收藏一般都有15年以上的历史,更多达20年—30年,经过多年的贮存,即使收藏的条件良好,但因为酒瓶的封口问题或是陶瓷酒瓶烧制温度达不到瓷质化,造成有微小空隙,滴跑渗漏、挥发等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时瓶装白酒的容量与标识上的容量就有了差距。看酒标白酒瓶上的标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