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全世界各地的设计巨擘、专业人士、设计新锐和爱好者如潮水般齐齐涌到米兰,参与一年一度的设计界“奥斯卡”——米兰设计周。观展者马不停蹄地奔走于2,000家参展商超过20万平米的展示空间中,从琳琅满目的产品和锐意进取的解决方案中,收获设计的未来那些令人激动的可能性。米兰设计周俨然成为了各路设计大神们纵情展示才华的舞台,从家具、灯具,到装置、配饰,展会现场如同一场丰盛的灵感盛宴,展示了充满实验性的作品,它们不仅代表了设计界锋的思潮,也是设计趋势的指示标。
工业设计不止是“设计”,也不是简单的外观设计,它是系统性的东西,包括结构、材料学等,而基准设计不只限于对现有成熟技术的设计开发,旨在把握前瞻市场提高设计的扩展力,集合伙伴深厚的技术背景,基准也积极从事于开发应用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产品的设计项目。
设计师不同于工程师,也不同于艺术家。能画出完美CAD图纸的工业设计师很多,但能做出好产品的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要么是因为设计师本身眼界和思维不够,要么是设计师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有非常好的设计方案和认知能力,但执行不下去,后仍然沦落成一名“美工”的角色。
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2. 工业设计重心:从教育界到产业界的转移
引进工业设计概念,是老一代工业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贡献。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业设计概念从国外引入中国大陆。当时的企业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的出现不是基于企业的需求,而是遵循着“理论先行”的模式。“理论先行”导致了“教育先行”。
“教育先行”模式导致了下列现象:一方面,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空前繁荣,各地高校纷纷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各种主题的工业设计研讨会、工业设计节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产业并没有真正形成,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工业设计公司的收费也不高。在跟一些工业设计公司负责人交流后,共同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在广东省,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内的价格战已经打响。价格战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新生的工业设计产业将会走几步弯路。
3.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制造业的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工业设计发展的阶段性。与OEM模式对应的是生产型的工业设计,与ODM模式对应的是营销型的工业设计,与OBM模式对应的是策略型的工业设计。三个阶段的工业设计产业,都会对设计师和设计服务提出自身独特的要求,与之相应的,工业设计的教育也须随之不断调整自身,产业模式是工业设计教育的真正指挥棒。现行的许多错误的教育观念,错误的课程设置,皆源于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阶段的模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