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慢速搅拌,在常压下充分冷至25℃。整个冷却结晶时间为48hr,然后过滤分离油、蜡。过滤压强维持在 0.3 – 0.35MPa,过滤后要及时用压缩空气吹出蜡中夹带的油脂。
由于脱蜡温度低、黏度大,分离比较困难,所以对米糠油这种含蜡量较高的油脂,通常采用两次结晶过滤法,即将脱臭油在冷却罐中充分冷至30℃,冷却结晶时间为24hr,用滤油机进行次过滤,以除去大部分蜡质,过滤机压强不超过0. 35MPa。滤出的油进入第二个冷却罐中,继续通入低温冷水,使油温降至25℃以下,24hr后,再进行第二次过滤,滤出的油即为脱蜡油。经两次过滤后,油中蜡含量(以丙酮不溶物表示)在 0.03%以下。有的企业采用布袋过滤也能取得良好的脱蜡效果,但布袋过滤的速率慢,劳动强度也较大。
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
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毒素、农药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蒸馏法又称物理精炼法,应用于高酸值、低胶质的油脂精炼。这里主要介绍碱炼法。
碱炼脱酸的作用
烧碱能中和粗油中的绝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生成的钠盐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状物而沉降。
生成的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可将相当数量的其他杂质也带入沉降物,如蛋白质、粘液质、色素、磷脂及带有羟基和酚基的物质。甚至悬浮固体杂质也可被絮状皂团携带下来。因此,碱炼具有脱酸、脱胶、脱固体杂质和脱色素等综合作用。
烧碱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因此,必须选择的工艺操作条件,以获得碱炼油的得率。
在废机油炼油设备的操作温度确定精馏塔的每个部分的操作压力之后,可以确定每个点的操作温度。 从理论上讲,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去除精馏塔中任何塔盘或汽化段的气相和液相的初始值。
在塔中存在水蒸气的情况下,大气压塔顶部的汽油蒸汽的温度可以粗略地确定为在60点蒸馏油的温度;当整个塔中的水蒸气量不超过进料量的12时,侧抽出板的温度大致等于5点时油的温度。
废机油炼油设备的使用与分馏的操作温度有直接关系。 因此,用户应在执行设备操作时不时监测分馏温度。如果太高或太低,有必要及时找到问题的原因以避免正常影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