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通报了1~10月黄标车淘汰进展,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99.52万辆,占淘汰任务的85.46%。这些淘汰的黄标车怎么处理?必然涉及到报废回收环节。然而报废回收乱象却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延莉告诉记者,面对新常态,汽车回收利用行业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
内外合力 转型之初尝甜头
高延莉说:“近年来,我国汽车回收利用行业正在飞速发展,无论是企业的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效率都得到了较大提升。这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行业内部涌入大量资金,企业拥有了转型的资本和基础;另一方面,废钢行业的断崖式跳水导致了汽车报废拆解企业的被迫转型。”
高延莉解释说,出于对汽车报废拆解行业的看好,兼并重组、融资和上市等现象在汽车回收利用行业正频频发生。由于拥有了足够的资金,汽车回收利用行业正在逐渐走向机械化和互联网化。据她了解,我国汽车回收利用行业的机械化程度已经接近50%,与过去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高延莉指出,近两年来我国废钢回收价格大大降低,从过去的3000元/吨下降至600~800元/吨,利润的大幅缩减压垮了不少汽车回收企业,很多企业被迫开始探索和实践新的经营模式。不少企业从过去单纯售卖废钢材料转向经营零部件再制造和销售业务,在付出较大成本的同时也尝到了“甜头”。据统计,2014年我国汽车回收利用行业总销售额达到37亿元。
转型不易 还要迈过三道坎
转型并非易事,汽车报废拆解行业还需要迈过三道坎。
首先,加大黄标车强制报废力度以保证报废拆解废旧汽车的来源。针对环保部公布的黄标车淘汰数量,高延莉提出,这些淘汰的黄标车大部分应该进入报废拆解环节,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统计数量远远低于环保部公布的相关数字,很多注销报废的汽车依然在路上行驶,不仅造成隐患,也产生了更多污染。
其次,随着汽车行业发展,汽车报废拆解行业面临新挑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中心回收利用数据部(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回收利用部”)相关人士指出,在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的背景下,各种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储氢装置、电子控制单元等先进复杂零部件不断涌现,加上车用材料中存在重金属、溴化阻燃剂等有害物质,这些均给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带来巨大挑战。
再次,生产者责任缺失,技术支持不足。中汽中心回收利用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我国目前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但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对于产品的可拆解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考虑不足,产品材料标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回收拆解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
健康转型 相关部门需作为
资料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2.2亿辆,如果以注销率5%计算,我国汽车报废量将由2013年的187万辆增至2020年的1100万辆,发展空间巨大。据高延莉了解,目前汽车报废拆解行业正在不断吸纳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尴尬局面。
专家表示,不少社会资源进入后开始抢市场、忙投资,市场不规范,大量应报废汽车被不法分子转卖到边远地区,对正规的回收拆解企业造成冲击。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报废汽车每年实际回收量仅为汽车保有量的0.5%~1%,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
因此,高延莉建议,首先,第307号令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修改和完善;其次,国家车检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注销黄标车进行强制报废的力度;后,政府应进一步为行业“松绑”,允许将用于再制造的“五大总成”(指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和车架)交售给再制造企业。中汽中心回收利用部也提议,需构建全国统一的报废汽车拆解零部件材料信息和流向监控系统,相关部门均可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处理情况。另外,由于回收拆解企业的特殊性,在企业提高自身管理与运营水平的同时,也应当得到国家一定的政策支持,帮助其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健康有序发展。